2020年 6月2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2020届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荣誉毕业生授予典礼在宪梓堂隆重举行。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党委副书记宫辉、副校长郑庆华、党委常委别朝红出席典礼,2020届全体荣誉毕业生、职能部处、相关学院及书院负责人,教师及辅导员代表等参加活动。
一曲由2019级钱学森班新生带来的《我们年轻人》《同桌的你》合唱,拉开了典礼的序幕。深情的歌词,溢满了同学们四年时光的真挚友谊、饱含了学弟学妹对学长学姐的祝福,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毕业生展示视频满载着一幕幕校园回忆,一个个放飞的理想,表达出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学子的抱负和志向。
随后,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杨森介绍了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2020届荣誉毕业生概况。2020届荣誉毕业生共327人,涵盖少年班、钱学森班、数学试验班、物理试验班、计算机试验班、化生试验班等6类专业。截止目前,本届荣誉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4.94%。本届荣誉毕业生深造的大学涵盖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芝加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深造的学生占今年毕业生总人数的82.9%。同时,本届荣誉毕业生中涌现出了投身于国防航空事业、国家重点行业等事例。其中还有2名学生被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录用,该计划在全球仅录用3名本科生。在校期间,本届荣誉毕业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400余项,获得各类表彰共1000余人次(其中学校优秀学生标兵5人),获得的奖学金总额达330余万元。
杨家青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引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句名言,激励荣誉毕业生不忘初心、刻苦学习,在自己选择的事业上做出不凡的成绩。
于铭瑞、曾泓泰、陶中恺、张若彤作为毕业生代表,分别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个方面,回顾了各自在交大的学习经历和感悟,感谢一同度过美好四年生活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母校西安交通大学,感谢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在对他们的培养上做出的努力。同学们表示,交大人的西迁精神不断的感染和激励他们,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学子,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一精神,弘扬四面旗帜,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姜睿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对西安交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表示了肯定并致以感谢,为本届毕业生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他希望毕业生们饮水思源,不忘师恩,同时传承西迁精神、保有家国情怀,以钱学森学长为榜样,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之后,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院徽院训、西安交通大学学生成长档案正式发布。
西安交通大学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院徽,设计灵感来源于钱学森学长的世纪之问,以印章的外形加迷宫的设计,寓意继承和发扬钱学森精神,用实际行动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谜题。院徽的形象是红色“尚”“学”“问”三字的结合,红色代表“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联系一起”的“两弹一星”精神,“尚”代表崇尚科学,“学”代表追求真理,“问”代表勇于创新。既蕴含了“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也体现钱学森学长对交大学子的谆谆嘱托:“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成长档案构建了本科生多维度全生命周期成长记录。通过对本科生大学期间课程成绩、学分绩点, “四个一百”育人行动、科技创新、项目竞赛等进行全程追踪、详细记录、科学评价,全方位展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及成长轨迹,既可为学校精准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提供靶向决策支持,又可为用人单位呈现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观测参考依据。
发布仪式后,宫辉、郑庆华为荣誉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毕业证书、院徽、学生成长档案等纪念品。
张迈曾在总结讲话时表示,本届荣誉毕业生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他指出,钱学森学长克服艰难险阻、矢志科技报国的事迹打动人心,其体现的“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值得每一位交大学子继承发扬。他希望毕业生:一是要学习掌握系统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全面地理解事物;二是要注重建设工程思维,将其有效运用到科学研究的具体事业当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三是要心怀人民、脚踏实地,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奉献国家和社会。
伴随着西安交通大学校歌《为世界之光》的合唱声起,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2020届荣誉毕业生证书授予仪式圆满结束。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新生活的开始。怀着感恩,载着祝福,钱院2020届毕业生,将在追求卓越的旅途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js345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16年12月的荣誉学院,学院前身为原教务处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学院以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钱学森学长名字命名,实施荣誉教育。学院负责进行教学安排和学生管理,集全校优势教学资源,借鉴精英教育模式,创造优异的学习环境,实施个性化培养,以满足拔尖学生的发展需求,着力打造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基地。